萤石走进克拉时代

新闻中心 | 2024-06-22 08:39:06

  萤石蕴藏丰富,天生丽质,在数千种矿物中以色彩缤纷、形态各异、散发光辉的特点独树一帜,给人以梦幻般华美之感。

  萤石被誉为“世界上最多姿多彩的矿物”,可与有“七彩宝石”、“彩虹宝石”之称的碧玺媲美。近年来,随着碧玺的风行及其价格的飙升,萤石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曾几何时,萤石因质软、易脆、光泽与火彩弱而一直被排除在传统宝石行列之外,一般不用于传统珠宝业,而多用于观赏、收藏和陈列展示,偶尔被琢磨成刻面宝石,仅用作专业博物馆陈列展示或珠宝发烧友宝石品种收藏。

  只有块状或条带状萤石集合体跻身玉石行列,被用作玉雕材料。大量精美的萤石晶体却只能沦为炼钢或炼铝炉中以及乳白玻璃和珐琅制造中的“助熔剂”,或用作提取有用氟元素(F)的惟一矿物原料。

  今非昔比,萤石因其优异的特性,不仅在工业上“小兵大用”——既是重要的工业“催化剂”,又是高新技术的“助推器”,而且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含氟牙膏、冰箱和空调中的制冷剂即氟利(里)昂、烹饪锅不粘面所用的特氟龙涂层,更是美化生活的良好载体——包括精美绝伦的萤石矿晶、精雕细刻的萤石摆件、神秘魔幻的萤石“夜明珠”,最重要的是还出现了异彩纷呈的萤石首饰。

  如今,萤石作为宝石新贵,与其他贵重宝石一样,也以“克拉(1克拉=0.2克)”论价了,特别是其中的变色萤石(白天呈深蓝色、夜晚呈紫色)魅惑十足的变色效果颇受珠宝藏家青睐。

  萤石是自然界中成分较简单的、达到宝石级的一种氟化钙(CaF₂)矿物,又称“氟石”。最奇特的是,萤石无论是在紫外线照射下、还是阴极射线照射下,都会发出如同萤火虫般的荧光,这也就是它名称的由来。

  萤石的英文名称为Fluorite,源自拉丁语Fluere。这个名称经历了几个转变:从泛指所有的易熔矿物和可作助熔剂的矿物,到仅指含氟的矿物,再到特指主要含氟矿物——萤石。

  萤石的曾用名为氟石(Fluorspar),即由“流动(Fluor)”与“晶体棱角似矛(Spar)”组合而成。实际上,早在15世纪时,萤石就被德国矿工叫做Fluorspar;目前这个词只用在工业上,指大块萤石原料。

  18世纪时,在《科学、艺术和贸易字典》中对“Fluors”详细解释其颜色、透明度、晶形,酷似真正的宝石,但其硬度不够,其中红、紫、绿三种颜色萤石可依次假冒红宝石、紫晶和祖母绿。

  我国珠宝界按《珠宝玉石 名称》(GB/T 16552-2017)规定,将“萤石”这一术语列于附录A(规范性附录)珠宝玉石名称中的表A.2天然玉石名称中,这是由于目前国际国内珠宝市场上萤石多为玉石所致。

  尽管“萤石”之名出现较晚,但它很早就被发现并利用了。例如,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长江流域下游以南的河姆渡人就曾选用萤石作装饰品了,距今已有近7000年的悠久历史。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有清代乾隆皇帝萤石质地的宝石印玺,足见国人对萤石的喜爱。

  在国外,萤石同样广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且从古代的宝藏到现代的实验室用品与收藏品——

  苏美尔人在苏美尔文明(公元前4000年~前2000年)——整个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最早甚至是全世界已知最早的文明时期,就已使用切磨好的萤石作为印章了。

  古埃及时期,萤石被广泛开采并应用于制作雕像,还雕刻成圣甲虫形宝石——古埃及珠宝首饰中最耐人寻味的欣赏元素圣甲虫,是象征复活与诞生的神秘图腾,经常作为官员的印信被大量使用。

  古罗马时期,萤石曾被作为名贵玉石材料,大多数都用在雕刻制作造型精美的酒杯、壶具、碗碟、香炉和花瓶等实用器具和装饰摆件。早在公元前62年,萤石花瓶首次被带到了罗马皇庭。老普林尼曾率先记录了萤石的磷光性和来自今伊朗的卡曼尼亚地区的萤石雕刻品,并且极其昂贵。

  古罗马人尤其珍视萤石酒杯,相信用它盛酒使人千杯不醉。萤石酒杯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萤石罗马杯——有一把手,杯肚大,其上浅浮雕有十分精致的葡萄藤,色彩丰富,包括紫、绿、黄和白色,公元1世纪时用一整块条带状萤石雕刻而成,现珍藏于大英博物馆中。

  英国曾盛产萤石——主要产于德比郡卡斯尔顿欧丁露天矿场——“蓝色约翰”特定的矿床,最早由古罗马人开采,大量用于雕刻制作酒杯使用。18世纪初约翰·柯克和约瑟夫·霍尔采萤石矿时,偶然发现古罗马时代的古矿井,所采萤石大多数都用在制作时尚花瓶(如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珍藏的18世纪中期制作的“蓝色约翰”花瓶)、珠宝首饰及其他装饰品,时至今日仍然如此。

  15世纪时,在古欧洲,萤石才拥有了自己的名字Fluorspar。1529年,德国矿物学家阿格里科拉在他的著作中首次提到萤石具有优良的性能;1556年阿格里科拉发现萤石具有低熔点(1360℃)的特性而能用作“助熔剂”;1771年,瑞典化学家杜勒将萤石与硫酸反应制成了氢氟酸(HF);1886年,法国化学家莫桑首次从萤石中分离出气态氟元素并定名为氟化钙(CaF₂)。萤石因在近代工业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被载入史册。

  无论是宝石级的单晶体萤石还是玉石级的萤石集合体,各自都可按其颜色、结构构造或纹饰、特殊光学效应以及特殊现象进行细分——

  宝石级萤石:单晶体(包括双晶),颗粒大,全透明,因硬度低而容易划伤,因解理发育而容易破碎,过去很少用于珠宝首饰。随着宝石切磨技术的提高和切磨工具的改进,如今娇嫩的萤石也可切磨成精美的刻面型宝石。

  紫色萤石:呈深紫、紫和浅紫色的萤石晶体,还有紫罗兰色,常呈条带状分布。这种萤石的外观酷似紫晶,国外称之为“假紫晶(False Amethyst)”;但其硬度低于紫晶,我国古有“软水紫晶”之说,现已不用。以江西德安和贵州独山的紫色萤石最有代表性。

  绿色萤石:呈蓝绿、绿和浅绿色的萤石晶体,常见晶簇。当被切磨成祖母绿型时酷似祖母绿,国外有“假祖母绿(False Emerald)”之称;还因其硬度低于绿水晶,古有“软水绿晶”之说,现已不用。产出祖母绿色萤石。

  蓝色萤石:呈蓝、绿蓝、浅蓝、灰蓝甚至蓝黑色的萤石晶体,往往表面色深、中心色浅。我国以湖南瑶岗仙和福建永春的蓝色萤石最有代表性。

  黄色萤石:呈橘黄至黄色以及酒黄色的萤石晶体。主要产于美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地。

  粉色萤石:呈粉红色的萤石晶体,稀少而珍贵。主要产于法国和瑞士交界处的阿尔卑斯山——位于欧洲中南部,近年来巴基斯坦和我国内蒙古赤峰也有产出。

  无色萤石:呈无色透明至半透明的萤石晶体,常以单晶或晶簇出现。主要产于加拿大、美国、秘鲁等地,我国湖南和内蒙古也有产出。

  双色萤石:指同一晶体显示两种颜色的萤石晶体,并且随晶面轮廓形成明显不同的色带——显示其生长过程中环境的变化,其中最常见的组合是绿色和紫色。法国有紫黄双色萤石,我国湖南瑶岗仙地区产出绿紫双色萤石。

  变色萤石:指不同光源下呈现出不一样的颜色的萤石晶体。如马达加斯加和巴西的变色萤石,在日光下为蓝色或深蓝色,在白炽灯光下为紫色,并且当光的波长不同时还会产生荧光,从而呈现出不一样的美丽,我国江西吉安也有产出。

  萤石“夜明珠”:指的是具有磷光效应的萤石,透明至半透明,多呈绿色(包括墨绿、深绿和浅绿)及紫色,通常绿色的磷光比紫色的强。另外,还有具有热释光特性的萤石——磷绿萤石(Chlorophane),受热后会发出绿光。

  玉石级萤石:常为粒状或纤维状萤石集合体,呈团块状或球状或葡萄状或脉状构造,单一颜色、不一样的颜色交替出现呈条带状分布,半透明状,多用作玉雕、装饰材料。

  蓝色约翰:英文名称Blue John,来自法语“Bleu Jaune”,意思是“蓝黄色”。特指紫色、绿色、白色或黄色相间呈条带状分布的萤石,以及在白色或浅红色基底上呈现蓝、紫、紫红及近黑色条带的萤石。这是由于萤石在结晶过程中,有不同成分的液体周期性注入所致。最早主要产自英国德比郡,我国浙江武义也有产出。

  绿色约翰:英文名称Green John,指的是块状绿色萤石。主要产于英国,我国江西等省区也有产出。

  当然,玉石级萤石中除了最为著名的蓝色约翰和绿色约翰以外,近年来印度发现了淡黄、桔黄至砖红色球状萤石;我国河南固县地区发现了紫色球状、肾状或葡萄状萤石、内蒙古黄岗梁地区发现了深蓝色萤石集合体、福建安溪和湖南郴州还发现了灰绿色球状萤石(有的表面带石英质皮壳),既可作观赏之用,又可琢磨成弧面型宝石,还可作雕刻之用。

  萤石因色彩丰富、花纹美丽、晶莹剔透而深受大众喜爱。萤石的挑选与所有彩色宝石的挑选大同小异,主要从颜色、净度、切工和大小(或克拉重量)4个方面入手,并兼顾产地,品质决定价值。萤石往往以色彩鲜艳夺目或色带纹饰图案美丽取胜。因此,颜色是决定萤石价值的关键因素。

  颜色:要求鲜艳、纯正、亮丽、均匀,无杂色。萤石具有多种诱人的颜色——使之成为让彩虹也“自卑”的宝石,这是其魅力所在。

  萤石通常以浅色为主,常呈各种色调的紫、绿、黄、蓝、褐色,并且多种颜色集于一身(包括双色和多色),无色、红色(包括红、粉红、玫瑰红、深红色)及黑色罕见,有的还有变色效应,更为珍稀。

  实际上,纯净的萤石为无色或白色。萤石之所以颜色多样,主要归功于它的一大缺陷——晶体结构中存在的“空位”所产生的色心——其化学组成中的钙(Ca)常常被钇(Y)和/或铈(Ce)等稀土元素替代所致;还给铜、铬、钛、锰等致色离子及硅、锶、铝或镁等离子以可乘之机,如深紫色萤石中可含1%的锶;另外也有混入物或包裹体如沥青等的贡献。

  最有趣味的是,萤石的颜色还与成矿温度有关,随着温度由高到低,呈现出紫色→淡蓝色→绿色的变化规律。

  玉石级萤石通常色带发育,要求颜色鲜艳、色带搭配或对比强烈、所构成的图案美丽多姿。

  净度:对于宝石级萤石,要求纯净、透明、无瑕。放大观察可见特征的三角形负晶——形态与宿主矿物萤石的晶体形态相似的孔洞,还可见气液二相或气液固三相包裹体(含有可移动的气泡)、矿物包裹体如绿柱石和沥青等,特别是绵绺发育——萤石因解理发育而坚韧性差所致。

  优质萤石必须纯净透明无瑕,因为这是宝石的灵性所在。绝大多数刻面型萤石都是肉眼干净的。不过弧面型萤石或萤石球或萤石珠串,或多或少都有包裹体或绵绺,肉眼看通常净度不好。

  有意思的是,无论敲击、撞击还是震动萤石,都会造成沿完全的八面体解理方向破裂,形成4组解理纹。借此可将破损的萤石敲打成一个个完美的小八面体晶体,用作装饰或教学标本。

  对于玉石级萤石,要求颗粒细小、质地细腻,而净度要求没那么高,并且常常呈半透明状。

  切工:要求比例合适、对称性好、抛光度好、反火效果好。萤石对热敏感、解理完全而非常难以加工成刻面宝石,因硬度低而难以抛光出很好的光泽。萤石晶体一定要进行定向加工,确保每一个刻面不与解理面平行。因此,在工艺流程中一定要保证每一道工序都十分小心谨慎,否则会前功尽弃。

  刻面型萤石的琢型丰富,针对不同形态的原石采用不一样的切工款式,以便最大限度地展现其最佳的颜色以及独特的颜色花纹图案。例如——

  对于绿色、双色或多色萤石通常切磨成阶梯形琢型,绿色萤石切磨成祖母绿型可作为祖母绿的代用品;

  双色或多色萤石这样切磨可很好地展示2种及多种颜色的韵律之美,双色萤石最好是五五开(各占50%);

  对于包裹体和绵绺较多的或透明度欠佳的各色萤石,通常切磨成各种弧面型、珠型和球型,偶尔切磨成美容按摩器或按摩棒。

  当然,条带状或块状萤石通常用作玉雕材料,依料赋形,大块料通常做实用器具或装饰摆件之用,而小块料可作珠宝首饰之用。

  萤石由于质软易脆,所制作的玉器以保色为主,并且器形或雕件都比较厚重,关键是颜色或色带纹饰图案的取巧,不追求纤细。

  大小:对于宝石级萤石,要求克拉重量越大越好;对于玉石级萤石,要求块度越大越好。

  萤石本身并不稀少,并且大颗粒者相对较多,因而,萤石可加工成较大尺寸的宝石,大者可达几百甚至上千克拉,可作橱窗展示或博物馆展览之用;通常也有十几~几十克拉,可作大型吊坠之用;小者通常为3~5克拉,通常用作耳饰或小清新的吊坠,偶尔也用作戒指;无色萤石通常切磨成1克拉左右,并且更像钻石,可用于镶嵌耳饰甚至戒指。

  产地:萤石在世界各地均有产出,其中宝石级萤石主要产于美国、南非、墨西哥、中国、蒙古、泰国、秘鲁、哥伦比亚、澳大利亚、、摩洛哥、巴西、匈牙利、捷克、西班牙、法国、俄罗斯、英国等地。

  传统的玉石级萤石主要产于英国,还产于瑞士、挪威、意大利、波兰、美国、加拿大和印度等地,并且德国与捷克交界处的Erzgebirge矿山也是历史上典型的萤石产地,至少在中世纪就已开采了。

  我国是世界上萤石矿产蕴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占世界总储量的35%,几乎遍布全国各省区,其中宝石级和玉石级萤石主要产于湖南临武香花岭和宜章瑶岗仙、浙江武义、江西谢坊和德安及上饶、内蒙古赤峰、福建云霄和永春、广东乳源和清远、四川雪宝顶、贵州独山、河南固县、新疆可可托海、安徽、湖北、广西、甘肃和青海等省区。

  总之,在选购萤石时,以颜色深而明艳、整体通透(即冰裂棉絮少)、抛光度好(即光泽度好)为上,其中颜色为最重要的评价因素,以红色、深蓝色、祖母绿色、葡萄紫色或紫罗兰色和无色稀少、美丽而珍贵,特别是深蓝色变色萤石最为珍稀;条带状萤石则以色带颜色鲜艳、对比强烈、所构成的图案美丽者最佳。萤石“夜明珠”的品质评价则取决于发光的颜色明艳程度、辉度(亮度)强弱以及维持的时间长短,当然是磷光效应越强烈越好。

  一是明晰萤石名称。按照国标(GB/T 16552-2017)规定,萤石不能误写为“荧石”或“莹石”。

  值得注意的是,蓝色约翰是“条带状萤石”,绝对不能望文生义,误以为是蓝色萤石。

  二是谨防“处理”萤石。在市场上,一些颜色较差或净度级别较低的萤石,常通过优化处理方法来改变其颜色或伪装其净度甚至产生磷光效应。

  关于热处理萤石,暗蓝至黑色萤石经加热处理可变成蓝色,用H表示。热处理所改善的颜色是稳定的(在300℃以下的环境中),并且是难以检测的,除非有气液包裹体发生明显的变化。消费者不用担心,这种处理属于优化,视同天然。

  关于辐照处理萤石,无色萤石经辐照处理产生紫色,用R表示。辐照处理所改变的颜色不稳定,遇光快速褪色,不易检测。特别是无磷光效应的萤石用γ射线进行辐照处理,可使之产生磷光效应,但并无放射性,发光时通体均匀,磷光可持续3个月左右,目前难以检测。商家必须标注经辐照处理,否则视同欺诈。消费者在选购紫色萤石或萤石“夜明珠”时一定要小心警惕。

  关于充填萤石,由于萤石性脆,给加工或佩戴或使用造成较大的困难。各色裂隙和空洞发育的萤石可用塑料和树脂进行充填处理,使表面裂隙愈合,以改善或改变外观和/或耐久性,用F表示。

  若萤石的裂隙及空洞少而小,相应地充填物也少,则属于优化(必须附注说明是否充填);若萤石的裂隙及空洞多而大,相应地充填物也多,则属于处理,必须标注,否则视同欺诈。

  若将本身不发光的天然普通萤石浸泡于有磷光粉或夜光粉的胶中,通过加热促使磷光粉沿着其解理或裂隙或空洞渗入,最后抛光而成所谓的“夜明珠”。

  鉴定时,最重要的是放大检查,可见表面光泽差异,裂隙或空洞处的充填物中偶见气泡,热针测试可熔化塑料和树脂并伴有辛辣气味,在紫外荧光仪下观察,还可见充填物的特征荧光——充填处会产生更强的发光性。

  关于覆膜萤石,在萤石表面涂上颜色或绿色的含有磷光粉的透明胶,可改善或改变颜色和光泽外观,或者在较暗的环境发出强的绿光或白光,用C表示。属于处理,必须标注,否则视同欺诈。

  鉴定时,覆膜萤石表面光泽异常,呈蜡状光泽,手摸发涩,针扎发软,局部可见薄膜脱落现象,在灯光照射下或从明亮处转移到暗处可见发光现象,并且折射率也不对。

  三是萤石仿制品。祖母绿色萤石、紫色萤石和深蓝色变色萤石分别与祖母绿(包括合成祖母绿)、紫晶(包括合成紫晶)和坦桑石相似,黄色萤石与黄晶(包括合成黄晶)及金绿柱石、二色或多色萤石与二色或多色碧玺相仿,各色透明萤石与各色玻璃、各色块状萤石与各色玉髓容易混淆。

  实际上,萤石的鉴定相对简单,折射率低而光泽弱、完全解理易有冰裂纹或初始解理、硬度低表面易磨损、典型的三角形负晶形包裹体、多具有强的紫外荧光甚至磷光,在分光镜下可见稀土吸收谱线;还可利用常规宝石鉴别判定的方法,测试多色性、偏光性、折射率和密度等即可判定。

  萤石全身都是宝石,无论品质如何,各有其价值。除了未经酸碱处理过的宝石级萤石晶体或碎块和玉石级萤石块体可作宝石和玉料之用,若为完美的萤石晶体及条带状萤石切片多作观赏之用;全透明、无色或均匀浅色且纯净无瑕者可用作光学萤石——因具有光的均质性、极低的折射率、极小的色散性、无论对红外线还是紫外线都有很高的透光性,可用于摄谱仪或显微镜,最重要的是可制造特殊的削除色象差和球状象差的光学透镜和棱镜;而其余大量萤石均可用在工业上,或作为助熔剂或作为提取氟的原料。

  萤石被人熟知的是光彩照人的一面,主要基于萤石美丽的晶体形态、鲜艳的颜色、丰富多变的色带图案。萤石多为完美而独立的立方体,偶见八面体和菱形十二面体,还有它们的聚形,并且穿插双晶发育,还可构成极具几何形态之美的晶簇,有的宛如彩色魔方,有的像山形。若晶莹剔透,再辅以其他色彩和形态矿物的衬托,更突显萤石的色彩美和形态美。

  我国产的萤石晶体,因产量高品质好闻名,并且不同产地萤石各具有特色。譬如,江浙一带主要为低温萤石矿,其中高纯度者大多数都用在氟化工,还有宝石级和玉石级萤石;湖南香花岭、耒阳上堡和瑶岗仙等地主要为高温萤石矿,其晶体漂亮、颜色丰富、矿物组合丰富、观赏性强、世界上最多;内蒙古黄岗梁则以粉红色的八面体萤石和深蓝色球状萤石为特色。这些作为天然艺术品的萤石矿晶,本身就具备很高的收藏价值,备受矿晶爱好者的青睐。

  萤石作为玉雕材料应用历史非常悠久。从收藏投资角度来讲,一些精美的古罗马或古埃及时期古董萤石艺术品,还有现代雕刻大师雕刻的寓意、雕工俱佳的优质萤石摆件,才具备投资收藏价值。尽管萤石在古代被大范围的应用,但因其相对太碎性而难以很好地保存,真可谓昙花一现,因而仅有极少量的传世真品——用玻璃状多色萤石雕刻而成的真正的古代艺术品稀少而昂贵。

  透明萤石是近年来市场上新崛起的宝石品种,包括颜色鲜艳而珍稀的粉红色、祖母绿色及多色萤石,特别是很独特而明亮的深蓝色变色萤石更是其中最为罕见的品种,已一跃成为收藏界的一匹黑马。

  萤石“夜明珠”是指发光萤石。萤石不仅在紫外线或阴极光照射下发光——紫、蓝或红色荧光,而且在离开紫外线或阴极射线照射后依然能持续发光较长一段时间,这就是磷光。当它受热或在阳光下暴晒甚至摩擦后都会发光——热光性。

  只有在外因作用后,并且在黑暗环境或黑夜里,能够自行发出磷光的萤石,才能享有“夜明珠”的美称,否则只能称之为萤石。

  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关于“夜明珠”的传说,特别是在古印度。因而,“夜明珠”在人们心中是一种极其罕见而珍贵的宝物,通常用“价值连城”来比喻。然而,相信古时的夜明珠——真正的稀世珍宝,或许是能发磷光的钻石,又或许是巨大的天然珍珠,而绝非现在市面上常见的萤石“夜明珠”,两者应该不可同日而语。

  萤石“夜明珠”价值几何?坊间前些年已将萤石“夜明珠”炒到天价,动辄数十万、数百万、数千万甚至数亿元。这是有些不法商人利用民间传说,给萤石“夜明珠”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从而抬高价格。有些银行因天价萤石“夜明珠”抵押贷款而受损。

  并非所有的萤石都可成为“夜明珠”。实际上,具有磷光效应特别是强磷光效应的发光萤石,其本身的产量并不大,或许是万里挑一。据报道,我国河南的豫西山地区曾发现过色泽艳丽、夜间发光的萤石。另外,浙江武义也产有产出。

  萤石“夜明珠”的品质好坏,主要根据其发光的颜色、辉度(亮度或强度)及维持的时间长短等因素,与原石颜色的深浅有关,与所含稀土元素的种类和数量也有关,还与原石或球体的大小呈正相关性。当然,萤石“夜明珠”的价格高低只能由市场来决定。萤石“夜明珠”相对于普通萤石来说是比较稀少的,无疑也有一定价值,但绝对不应该是天价。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场上仿冒“夜明珠”——包括涂磷光粉或辐照产生磷光效应的普通萤石球以及人造“夜明珠”——人造硼铝酸锶球和加荧光粉的绿色树脂球泛滥,消费者一定要小心谨慎。

  佩戴:要求避免撞击,远离高热。萤石的硬度极低,摩氏硬度仅有4,并且具有完全解理,因而其韧性极差,特别是那些包裹体或绵绺较多的萤石更是如此,即使萤石集合体或玉石级萤石仍有可能存在薄弱之处。在佩戴过程中更要避免与硬物撞击,以免棱角受损或破裂。

  萤石怕热,有着非常丰富的液态包裹体或裂隙发育的萤石更是无法经受热的考验,并且突然的气温变化(热冲击)会导致裂隙,一定要避免高热环境,高温作业建议还是不要佩戴萤石首饰。

  清洗:要求轻拂除尘,温水清洁。萤石硬度太低,切记不要用干燥的含毛的硬布用力擦拭,否则容易磨损。萤石怕酸,清洁时要避免接触酸性物质。

  萤石首饰可先在常温的盐水或肥皂水中浸泡后,再用软毛牙刷清洁,清水洗净,最后用干净软布擦干即可。

  注意,萤石解理或裂隙发育,特别是对于充填处理萤石,更要避免蒸汽清洗、化学药品清洗和超声波清洗。温暖的肥皂水是清洁萤石的最佳方法。

  存放:要求轻拿轻放,小心呵护。萤石质地柔软、性脆,应该避免挤压、剧烈碰撞而受损。绝对不能将萤石裸石及其首饰与任何硬度高于或低于4的宝石及其首饰混装存放在一起,以免划伤或被划伤。

  储存时最好单独包装,存放在有内衬织物的首饰盒中。萤石裸石及其首饰一定要存放在安全防火、防高温、防辐射的地方。

  结晶状态 等轴晶系,晶体常见立方体并且其晶面上常出现与棱平行的网格状条纹,偶见八面体和菱形十二面体,还有它们的聚形,穿插双晶发育;晶簇状、条带状、球状、肾状、葡萄状、块状集合体

  颜色 各种颜色,色带发育,同一晶体内外或不一样的部位可呈双色或多色,同一块体的不一样的部位可呈不同的颜色

  荧光性 可变,因颜色而异,具有强荧光,可具磷光,包括蓝至紫罗兰、红、绿色荧光,而淡黄至白色荧光可由稀土元素或有机质包裹体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