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三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整理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产品中心 | 2024-07-03 17:57:36

  说实话,我比较讨厌李响。我这些天很忙,正忙一件大事。我越忙,他越来添乱,冷不丁就会出现在我的办公室,还一直蹦来跳去的。他耳不聋眼不花,就是说话含混不清。我讨厌他这一点,有话就说,说完就走不好吗?还有,我怕他蹦来跳去的,要是掉坏了,我可没时间送他去医院。李直也没时间。李直比我更讨厌他。

  于是我想赶他走。我泡上一杯茶给他端过去,他却轻飘飘地躲开我,像个气球一样飘到了窗户前。我赶紧关严了窗户,我怕他飘出去。

  我把茶水送到了他的嘴边,喝点茶吧,喝了茶哪里来的你就回哪里去,我明天还出门呢!李响把一杯茶喝光了。喝完茶,他不蹦不跳了,稳稳当当地站在了那里。

  我知道,茶水冲掉了这些年堵在他喉咙里的东西,他的声道开始通畅了。我拿出一把宜兴紫砂陶壶,又拿出一罐好茶给他,你可以走了。

  李响没有要走的意思,他把东西扒拉到一边,我不是来要东西的,我想跟你出门,去南泥湾!

  我吃了一惊,他怎么会知道我要去南泥湾?我赶紧去扶他,怕他说胡话犯病啥的。我把座椅搬出来,放到他的底下。他却不坐,腰板挺直了盯着我,李游,你说,到底带我去不?

  快别说你打仗的事了,你当年是偷着跑出去的,瞒着父母,连新婚十天的媳妇都瞒着。知道李直为什么讨厌你吗?主要是因为当年你偷着跑了。

  我那不是偷着跑,是当兵抗日去了,李响争辩着,贺龙在冀中打了齐会战役,大获全胜,队需要补充兵员,我就跟上队伍走了——

  那你打仗了吗?打了,不过……李响这回坐下了,他的眼神有些黯淡,我跟上队伍走的第三天,就在石家庄附近的陈庄和鬼子打了一仗。可还没冲锋,我的腿就中了一枪。后来腿去了,我就当了炊事员。

  后来我参加了百团大战,跟着部队去了晋西北,再后来就去了延安。李响的眼神突然有光芒,我是跟着部队一瘸一拐地来到延安的。那时候,我和战友们都觉得这回有仗要打了,我们得保卫延安啊!可是……上级却让我们去南泥湾种地。

  你是说,你去南泥湾开过荒?怎么这些年没听你说过呢?我觉得李响的话有点离谱。这有什么好炫耀的,我在老家又不是没种过地!再说了,你和李直哪里关心过我啊?

  李响说得对,我和李直确实不大关心他。他不满十八岁就扔下媳妇偷着跑了,李直出生的时候都不知道他爹是谁。李直和娘在动乱的时光里能熬过来就不错了,哪里还能关心他?

  你们不关心我,可我惦记你们!李响叹了口气,原来我想打完鬼子就回来,后来我又想等南泥湾的地种好了再回来,可南泥湾很难缠啊……

  你就别找理由了,你根本没想过回来!我怼着李响。别……别瞎说,我李响不是那种人。那时候的南泥湾,确实难缠,天寒地冻,荒无人烟。部队开拔到那里,没吃没穿没住的地儿,我当炊事员还不知道吗?红米饭南瓜汤,那是后来才有的。挖野菜也当粮,可大冬天的到哪里去挖野菜?反正炊事班里也没饭可做,我就拿起做饭的铁铲,穿着单衣,去开荒了……

  我不说话了。听李直讲过,他两岁的时候,县上的干部把李响的包裹送回来,里面确实有一把铁铲,不过铲子只剩了个破片片。

  我凑近李响,把他抱住了。他的身体很轻,我知道我抱住的不单是李响,还有李响的故事。我决定带李响走,不乘飞机了,我要亲自开车去。

  李响跟着我来到了南泥湾镇,却蒙了。他怎么也找不到开过荒的地方在哪里了。他不吭声,任由我给他当向导。

  我开着导航,带他去了三五九旅旅部旧址、南泥湾垦区政府旧址、党徽广场、稻香门广场,还带他去了南泥湾风景区,参观了南泥湾特有的民宿……

  看,我就在这里开过荒,在这里住过!李响在一个被改造成农家院的窑洞前站住了,大呼小叫起来。

  我知道,我应该办我的大事了。我走进窑洞,一群人早已等在那里。那是南泥湾开发区的领导。我从电脑包里拿了一份签好字的合同,说,这是我们公司引进的石墨烯技术,现在我把它无偿献给南泥湾,用上这样一种材料,窑洞加热快,也非常环保。再有,我的公司想捐赠一批环保充电车,方便旅游,第一批已经在路上了……

  这下我急坏了,弄丢了李响,我没法向我的父亲李直交代,他正在家辛苦地帮我带孩子。

  我猜到李响去了哪里。我急匆匆赶到九龙泉烈士纪念碑前,果然看到李响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确切地说,是他的名字嵌在了纪念碑里。

  我听到了导游的讲解:李响,河北雄安人,曾经创造一天开荒四亩的纪录,他用铁铲和镢头连续开荒一个月,最后累倒在了地里,那年他只有十八岁……我的眼泪急速地涌了出来,我大声喊道,爷爷,你的孙子来看你了——

  A“我比较讨厌李响”,是因为李响说话时有些含混不清,还总爱蹦来跳去,我担心他摔坏了。

  李响说:“我在那里打过仗!”他在南泥湾打得不是枪林弹雨的仗,而是与自然之间的对抗。

  C.李响瞒着家人出去当兵,中途一直也没回过家,但是曾经托县上的干部送回个包裹来。

  D.我受到爷爷事迹的感召,也想为南泥湾献一份力,所以这次带来技术,还准备捐赠环保车。

  A.小说以“我比较讨厌李响”“李直比我更讨厌他”为开端,目的是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这是作者设置的悬念。

  B.小说构思巧妙,以后来人的视角写一个死去的人物的事迹,却又让后来人与死去的人同一

  C.小说中人物语言极具个性化,李响是个十八岁的青年,他的话语里充满了青年人豪气冲天的干劲,但有时也显幼稚。

  D.小说卒章显志,最后的呼喊声里既揭示出祖孙三代的关系,也表明我了解到李响的事迹

  8.这篇小说多处使用了伏笔,请结合文本,选取两处做多元化的分析,并简单说说这种手法的好处。(6分)

  9.有的人觉得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李响,也有人认为主人公是“我”,你支持哪种观点?为什么?(6分)

  8.(1)开头说“李直比我更讨厌他”,为后文李直父子不关心李响等情节埋下伏笔,李响偷偷离家,李直出生的时候不知道爹是谁,是后文对开头“李直讨厌李响”的原因的解释,前后形成照应。 (2)李响抱怨李直他们不关心自己,为后文李游一直不知道李响的事迹埋下伏笔,后文导游的讲解印证了前文李响说的去南泥湾开过荒的话语,前后形成照应。 (3)前有伏笔,后有照应,使小说结构紧密相连,情节发展合理,能沟通内在联系,也有助于塑造人物,表达主题。 (每处伏笔2分,答出两处得4分,作用2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9.支持李响是主人公。因为:(1)小说题目是“十八岁的李响”,表明主要人物就是李响。(2)李响这个人物贯穿小说始终,而且小说主要介绍的就是李响的事迹,可以说主要情节都是围绕李响展开的。(3)小说通过塑造李响这个革命战争年代积极做出响应党的号召,服从党的安排,积极投入到各种革命运动中去的英雄形象,表达革命先烈舍小家顾大家、为了革命胜利不怕流血牺牲、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

  支持“我”是主人公。因为:(1)我贯穿小说始终,李响的主要事迹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介绍出来的。 (2)我去南泥湾是小说情节的最重要一环,是我带着李响去的,在故事发展过程中,“我”起最大的作用。我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3)我去南泥湾是为了送技术,还打算赠送一些节能车,有助于突出新时代愿意为革命老区的新发展献上自己一份力量的主题。 (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西北风钻进了晋西北的群山,在山峰和沟谷间尖利地呼啸着,似乎把的岩石都冻裂了。路边几棵孤零零的槐树在严寒的侵袭下,时而传来树枝的折裂声,偶尔一截粗大的树枝被寒风刮落到地上,砸在潜伏的战士们的背上。

  战士们一动不动地趴在公路两侧的土沟里,他们身上盖着枯草,既能御寒又能隐蔽。李云龙看见路边的草都在微微颤动,他知道这是身穿单衣的战士们在寒风中被冻得发抖。部队已确定进入潜伏位置三个小时了,李云龙也冻得两排牙在不停地撞击,他隔着单衣摸摸肚皮,手感有些不对,肚皮怎么硬邦邦的?好像五脏六腑全冻站在一起了,他自嘲地想:穿上铠甲啦,鬼子的刺刀也捅不进去。

  日军的汽车队出现了,头车的驾驶棚顶上架着两挺歪把子机枪。车厢里满载着荷枪实弹穿着黄色粗呢大衣戴着皮帽的日本鬼子,而卡车竟有十几辆。这时,随风传来了日军士兵的歌声。

  懂些日语的政委赵刚脸色倏变,轻声道:这是关东军军歌,老李,情况有变,这不是日本驻山西的部队,是刚调进关的关东军。兵力得有两个中队,和咱们的兵力对比差不多是一比一,干不干?李云龙注视着开近的车队,牙一咬发狠道:狭路相逢勇者胜,干!敌人把胸脯送到咱们的刺刀尖前,咋能把刺刀缩回来?李云龙一挥手,警卫员拉响了预先埋好的地雷。轰的一声,第一辆车被炸得粉碎,汽车的碎片、日军士兵破碎的肢体纷纷扬扬从天上落下。

  路边的枯草在一瞬间被掀开,一排排雪亮的刺刀出现了。部队潮水般冲上公路,顷刻间,刺刀相交的铿锵声,抢托击中肉体发出的闷响声,濒死者的惨叫声,杀得性起的吼声响成一片……

  按照战前团党委的决定:团长、政委应坚守指挥位置,绝不允许参加白刃战。可战斗一打响,李云龙三两下就把单军装脱下来,抄起鬼头刀赤膊冲上去。赵刚制止不及,一时也按捺不住,拎着驳壳枪冲出去。

  李云龙的第一个对手是个日本军曹,两人对视着兜了几个圈子。李云龙双手握刀,刀身下垂到左腿前,刀背对着敌人,而刀锋却向着自己,几乎贴近了左腿。鬼子怎么也想象不出以这种姿势迎敌有什么奥妙,他不耐烦了,呀的一声倾其全力向李云龙左肋来个突刺,李云龙身形未动,手中的刀迅速上扬咔嚓一声,沉重的刀背磕开了敌人手中的步枪,刀锋从右至左,从上而下斜着抡出了一个180度的杀伤半径,军曹的身子飞出了两米开外。

  赵刚虽然参加过不少次战斗,但这种硬碰硬的白刃战还是第一次碰上,眼前这种血淋淋的场面使他感到震惊。在他看来,日军士兵的身高虽普遍矮小,但每个士兵都长得粗壮敦实,肌肉发达,脸上都泛着营养良好的油光。相比之下,八路军战士身材单薄,脸上也呈现出营养不良的菜色,两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悬殊,体现在单兵素质上,使赵刚感到痛心。但赵刚也同时发现,独立团的战士身上有一种共同的气质,就是出手凶狠果断,有种敢和敌人拼命的劲头,一出刺刀就痛下杀手,很少使用格挡等以求自保的方式,招招都要和对手同归于尽。搏斗中,有的战士腹部已被刺刀豁开,肠子已挂在体外,但仍然发着狠地将刺刀向敌人桶去。一个身中十几刀、浑身血肉模糊的战士,已经站不起来了,他双手握着攻刀卧在地上,只要见到穿翻毛皮鞋的脚就狠命地砍,有两个正在对刺的日本兵都在猝不及防中被他砍断脚腕,一头栽倒,看得赵刚眼眶发热、血脉贲张。

  赵刚拎着驳壳枪,望见二连长张大彪正和日军中尉对峙,举枪就要打,被李云龙拦住了:老赵,千万别开枪,咱们今天玩儿的是冷兵器,我李云龙不能让鬼子笑话咱不讲规矩。起刚不屑地说:和鬼子讲什么规矩?我看你脑子有病,时间紧迫,快开枪打死这个鬼子,赶快打扫战场……

  李云龙固执地说:不行,白刃战有白刃战的规矩,我李云龙往后还要在这一带混呢,不能让鬼子笑话我的部队没拼刺刀的本事,这有损我的名誉。现在是单打独斗,大彪要不行我再上。

  张大彪和日军中尉转眼间已过了五六招,两人身上的军装都被刀锋划得稀烂,鲜血把军装都浸透了,李云龙两腿叉开,双手拄着鬼头刀在旁边若无其事地观战,嘴里还啧啧评论着:我说大彪,你还行吗?不行就换人,别他娘的占着茅坑不屙屎。张大彪把砍刀抡出一片白光,嘴里说着:团长,你先歇着,不劳你大驾了,我先逗这小子玩会儿,总得让人家临死前露几手嘛。只见他一侧身躲开了对方的突刺,身子扑倒在地,欧刀贴着地皮呈扇面掠过,日军中尉突然惨叫一声,他呈弓箭步的左脚被锋利的砍刀齐脚腕砍断,顿时失去支撑点,一头栽倒在地上。张大彪闪电般翻腕就是一刀,日军中尉的脑袋和身子分了家。

  白刃战用了十几分钟就结束了。是役,独立团一营阵亡358人,仅存30多人。日军阵亡371人,两个中队全军覆没。日军驻山西第一军司令官莜家义男得到消息时正下围棋,他先是震惊得说不出话来,随后又暴怒地抽出军刀将围棋盘砍成碎片,他愤怒的是,穷得像叫花子一样的八路军竟敢率先攻击一流的关东军部队……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她们向荷花淀里摇,最后,努力的一摇,小船窜进了荷花淀。就在地们的耳边响起一排抢!

  整个荷花淀全震荡起来。她们一齐翻身跳到水里去,扒着船帮露出头来,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人了?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就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

  但是那些隐蔽在大荷叶下面的战士们,正在聚精会神瞄着敌人射击,半眼也没有看她们。枪声清脆,三五排枪过后,他们投出了手榴弹,冲出了荷花淀。

  手榴弹把敌人那只大船击沉,一切都沉下去了,水面上只剩下一团烟硝火药气味。战士们此在那里大声欢笑着,打捞战利品。他们又开始了沉到水底捞出大鱼来的拿手戏。他们争着捞出敌人的抢支、子弹带,然后是一袋子一袋子叫水浸透了的面粉和大米。水生拍打着水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东西——是一盒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

  水生追回那个纸盒子,一只手高高举起,一只手用力拍打着水,好使自己不沉下去。对着荷花淀吆喝:“出来吧,你们!”

  她们只好摇着船出来。忽然从她们的船底下冒出一个人来,只有水生的女人认的那是区小队的队长。这个人抹一把脸上的水,问她们:“你们干什么去来呀?”

  “不是她们是谁,一群落后分子!”说完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们船上,一泅,又沉到水底下去了,到很远的地方才钻出来。

  小队长开了个玩笑,他说:“你们也没有白来。不是你们,我们的伏击不会这么彻底。”

  几个青年妇女把掉在水里又捞出来的小包裹,丢给了他们,战士们的三只小船就奔着东南方向,箭一样飞去。不久就消失在中午水面上的烟波里。

  6.下列对小说相关联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本一开头描写了自然环境的恶劣,营造了紧张的氛围;文本二开篇的环境描写突出了水乡的特点,为下文的战斗埋下伏笔。

  B.“五脏六腑”仿佛“冻结在一起”的李云龙,自嘲穿上了鬼子的刺刀也捅不进去的铠甲,表现了他作为八路军将领的乐观与幽默。

  C.文本一以赵刚的视角展开故事叙述,“震惊”“痛心”“血脉贲张”等复杂心理变化侧面塑造了八路军战士们撼人心魄的英雄群像。

  D.两篇小说善于运用个性化语言表现人物,李云龙张嘴就骂的“土匪式语言”,和文本二中战后人物的对话描写均富有生活气息。

  7.对文本一中李云龙和赵刚关于白刃战中是否用枪的争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紧张战斗描写中插人争论,使情节陡生波澜,为下文两个日军中队全军覆没作铺垫。

  B.李云龙不赞成用枪,白刃战有白刃战的规矩,只有用实力打垮敌人,才能震撼侵略者。

  C.赵刚认为,敌我实力悬殊,开枪打死敌人,快速结束战斗,保存实力,不用讲什么规矩。

  D.张大彪与日军中尉决斗的结果,印证了李云龙的主张,凸显了中国军人英勇无畏的形象。

  9.同样是写伏击战,文本一体现了革命的现实主义,文本二体现了革命的浪漫主义,请结合文本比较分析。(6分)

  8.(4分)①八路军战士们营养不良,衣衫单薄,在武器体力明显弱于对方的情况下,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殊死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亮出了军人之剑,维护了民族利益。②作为八路军将领,李云龙面对强敌,果断决定战斗,他身先士卒,抄刀斩杀日本军曹,表现了勇气与能力、态度和行动高度统一的亮剑精神。

  9.(6分)①战斗场景。文本一故事发生在寒意透骨的群山中,详写战斗过程,场面惨烈悲壮;文本二故事发生在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淡化战斗过程,充满诗情画意。②人物形象。文本一注重动作、场面描写,突出人物勇敢坚毅的大无畏精神;文本二把战斗情景与生活细节相结合,突出人物保家卫国的情怀。③语言风格。文本一语言通俗质朴,令人感到粗犷而豪迈;文本二语言清新淡雅,令人感到纯净而唯美。

  山东省烟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诊断考试语文试题

  那天我们正吃早饭,听见外面一声乱,中队长就跑进来说,敌人到了村外。三槐把饭碗一抛,就抓起我的小包裹,他说:“还能跑出去吗?”这时村长跑进来说:“来不及了,快下洞!”

  我先下,三槐殿后,当我爬进横洞,已经听见抛土填洞的声音,知道情形是很紧的了。爬到洞的腹地的时候,已经有三个妇女和两个孩子坐在那里,她们是从别的路来的。过了一会,三槐进来了,三个妇女同时欢喜地说:可好了,三槐来了。

  三槐告诉女人们不要怕,不要叫孩子们哭,叫我和他把枪和手榴弹带到第一个翻口去把守。

  爬到那里,三槐叫我闪进一个偏洞,把手榴弹和子弹放在手边,他就按着一把雪亮的板斧和手枪伏在地下,他说:

  “敌人已经过村东去了,游击组在后面开了枪,看样子不来了,可是你们别出来。”这声音不知道是从地下发出来,还是从地上面发出来,像小说里描写的神仙的指引一样,好像是从云端上来的,又像是一种无线电广播,但我又看不见收音机。

  “那是半月前,敌人来清剿’,这村住了一个营的治安军,这些家伙,成分很坏,全是汉奸汪精卫的人,可凶狠哩。一清早就来了,里面还有内线哩,是我们村的一个坏家伙。敌人来了,他装着被敌人追赶的样子,在这个洞口去钻钻,在那个洞口去钻钻,结果叫敌人发现了三个洞口。

  最后也发现了我们这个洞口,还是那个家伙带路,他又装着蒜,一边嚷道:喊呀,敌人追我!就往里面钻,我一枪就把他打回去了。,这是何时,就是我亲爹亲来破坏,我也得把他打回去。

  “他跑出去,就报告敌人说,里面有八路军,开枪了。不久,院子里就开来很多治安军,一个自称是连长的在洞口大声叫八路军答话。

  “我就答话了:有话你说吧,听着哩。’治安军连长说:,请你们出来吧。我说:你进来吧,炮楼是你们的,洞是我们的。’治安军连长说:我们已发现洞口,等到像倒老鼠一样,把你们掘出来,那可不好看。我说:谁要不怕死,谁就掘吧。我们的手榴弹全拉出弦来等着哩。治安军连长说:喂,,你们是哪部分?我骗他说:十七团。”这时候三槐就要和我说关于十七团的威望的事,我说我全知道,那是我们冀中的子弟兵,使敌人闻名丧胆的好兵团,是我们家乡的光荣子弟。三槐就又接着说:

  当时治安军连长说:,我们是奉命令来的,没有结果也不好回去交代。这样好不好,你们交出几支枪来吧。我说:八路军不交枪,你们交给我们几支吧,回去就说叫我们打回去了,你们的长官就不怪罪你们。治安军连长说:交儿支破枪也行。两个手榴弹也行。我说:你胡说八道,死也不交枪,这是八路军的传统,咱们不可以破坏传统。治安军连长说:你不要出口伤人,你是什么干部?我说:我是指导员。治安军连长说:看你的政治,不信。我说:你爱信不信。这一骂,那小子恼了,他命令人掘洞口,有十几把铁铲掘起来。我退了一个翻口,在第一个翻口上留了一个小西瓜大小的地雷,炸了兔息子们一下,他们才不敢往里掘了。那个连长又回来说:我看你们能跑到哪里去,我们不走。”我说:咱们往南在行唐境里见,往北在定县境里见吧。大概他们听了没有希望,天也黑了,就撤走了。

  “那天,就像今天一样,有我一个堂哥给我帮手,整整支持了一天工夫哩。敌人还这样引诱我,你们八路军是爱护老百姓的,你们不出来,我们要杀老百姓,烧老百姓的房子,你们忍心吗?

  “我能上这一个洋当?我说:你们不是治安军吗,治安军就这样对待老百姓吗?你们忍心吗?最后三槐说:“我们什么当也不能上,一上当就不知道要死多少人。那天钻在洞里的女人孩子有一百多个,听见敌人掘洞口,就全聚到这一个地区来了,里面有我的母亲,婶子大娘们,有嫂子侄儿们,她们抖颤着对我讲:三槐,好好把着洞口,不要叫鬼子进来,你嫂子大娘和你的小侄儿们的命全交给你了。

  “我听到这话,眼里出了汗,我说:你们回去坐着吧,他们进不来。那时候在我心里说,只要有我在,他们就进不来,就是我死了,他们还是进不来。”

  在我入行之初,曾一度喜欢以第一人称写稿,却常常受到批评。当时的编辑一见到稿子中有“我,皆悉数删去。我不服气,曾拿由孙犁先生的这篇文章((游击区生活一星期》)“举证反驳”。而编样却说,孙犁写的是散文,不是新闻通讯,两者不可比!

  而今,当我重读孙犁的早期作品,并将孙犁还原为一个“战地记者”时,视角为之一变,再辅之以“时髦观念”,重新审视这篇名作,不禁豁然悟到:当年孙犁先生所写的,不是一篇典型的沉浸式报道吗?

  A.文本一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地区有名的“地道战”场景,反映了人民军队保卫家园、保护人民的斗争精神。

  B.“可好了,三槐来了”既体现了人民群众对三槐的信任,也从侧面表现出三槐是一个经过战争锤炼的英雄人物。

  C.作者通过语言和肖像描写来刻画敌人“内线”的形象,虽然着墨不多,却神形兼备对三槐形象起到衬托作用。

  D.从文中来看,冀中的地道设计精巧,规模宏大,在对敌斗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聪明智慧。

  9.文本二中所说的“沉浸式报道”在文本一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简要概括。(6分)

  8.(6分)①革命意志坚定,不为敌人的软硬兼施所动摇;②斗争经验比较丰富,从容应对敌人的突然“清剿”;③心系群众安危,勇于挺身而出保护乡亲;④讲究斗争策略,与敌人斗智斗勇,令其无功而返。(每个要点2分,答对三个要点即可得6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6分)①以第一人称叙述事件,真切记述事件过程;②多用事件亲历者的原话,不作过多的修饰和评论;③打破传统的新闻结构,使观众如同置身于故事之中。(每个要点2分)

  有一段时间彻底从他记忆中藏匿了,中断的切口是他在弄堂里奔跑,有千军万马在身后追随,所谓千军万马,不过是他的兄弟及邻家的男孩。他一直跑到后门口,祖母身前,祖母将手指探进他的后衣领,说了声∶怎么没有汗?祖母检测他们的健康情况,就是探他们的后颈,倘是汗津津的发黏就没事,放他们再继续奔跑;相反,滑溜溜的干爽,一定出毛病无疑。这是从她相继两代的育儿经验中得出的方法,百试不爽。祖母探过后颈之后,还有一段杂乱的印象,所以,记忆中那个切口并不是齐整的,而是很有些毛糙,如同藕断丝连的意思。

  那一段杂乱的印象是以昏睡为主,在昏睡中间杂着祖母向母亲的诉说,母亲对祖母的抱怨,以及对兄弟的呵斥;再有被母亲还是祖母挟持着起来,去医院挂号,在等候的长椅上继续昏睡;有几次母亲试图让他睡在膝上,可他的身量和心理都已不适宜躺在母亲的怀里,于是挣着出来体温表冰凉地放进舌下,很快又滚烫地取出;脚踩到地上,没有站起来,而是蹲下去,最后是负在父亲的背上;药片送进嘴,再原样呛出,又碾成粉状,和了水灌下,在喉咙口打着旋酒精辛辣凛冽的气味四处都是……

  祖母探这小人儿的后颈时,其实已经在发热,小孩子通常都不怎么惧怕发热,任凭到三十八甚至三十九度,依然无知无觉。此时,正是从三十八往三十九度攀爬的过程,祖母自然不依,立马驱去床上躺着,这一躺下,原本被抑制着的热度便一径直升上来,等孩子的父母下班到家,七月天里裹在一床棉被里的小孩子已烧成一块火炭,再量体温,水银柱几乎升到顶头。母亲责怪祖母不该大热天里用棉被裹他,祖母申辩历来都是用捂发汗退热,到底犟不过强悍的媳妇,由她解开棉被,却见那小孩像剥了皮的老鼠,浑身赤红着打战,无奈再将棉被裹上。思忖一时,决定去医院。

  可怜那孩子烧成这样还能自己站住,由母亲和祖母套上毛衣,随着走出家门去医院挂急诊。急诊间满是发热的大人小孩,差不多都是诊为热伤风,打一针退热针,再配些药片,便退出来。虽是昼长的季节,此时亦已暮色满天,街灯亮起,催促着夜晚来临。白日的暑气略退去,风吹来有些微凉意,方才的退烧针起了作用,那孩子振作了些。问他想吃什么,回答面条;又问面条里放些什么,回答什么都不放;祖母说,原来是要一碗阳春面,回答却很坚执∶“阳春”也不要!显然食欲不振,想吃得清淡,只是不知道“阳春”仅为修饰,与任何实物无干。祖母与母亲相视一笑,婆媳俩在争吵之后和解了。

  医院去过了,针打过了,药也吃下了,再加上捂被子发汗的老法,余下的就是等待。寒热就像潮汐,自有运动的规律,一夜过去,早晨醒来又是新鲜活泼的一天。这一晚格外平静地过去。那孩子的兄弟比平日乖许多,早早也上了床。大人呢,急躁过去之后安详下来,将病了的那个掖紧被子,没病的也搭上一角毛巾毯在肚子,然后燃起一盘蚊香,苦涩的烟在木地板上弥散,缠着桌脚与床脚盘旋缭绕。这平静里藏着些指望,因此指望又生出欣悦。这也是平常的居家日子里的波澜,微小的危境与解脱,凝结的亲情,将一家人团得更紧。

  由于早睡,那夜是要比以往漫长。小兄弟有一两次醒来,朦胧中,房间里有黄黄的电灯和轻轻的呢喃,是祖母服侍哥哥喝水,吃药,还有撒尿。那小的是有纠缠的习惯,可这一夜却不,翻个身兀自睡熟。小孩子都是有感应的动物,感觉到不寻常,正在或者已发生事端。所以,潜意识里就有回避,存了侥幸,也许,一觉醒来,一切回到原状。灯光在眼睑里恍惚一下,又被睡眠盖住,将发热的同胞手足留在了灯下,连同墙上摇曳的影。七月的夜晚,其实是爽利的热,身下竹席滑滑的,风习习拂过身上。热杀去了黏滞的物质,空气变得轻盈,很远的地方的声音和气味传过来,又扩散开去,这静谧里有了一股跃动,飘然的。灯光里的几只青虫瞎撞着飞行,骤然在黑暗中匿去。

  作为中国当代文坛创作风格最嬗变的作家之一,王安忆从创作伊始就对现实主义保持着极大的热情,沿袭着按照生活本来面貌反映生活的原则,她努力探寻着现实的自然原貌。在回望自己独特人生经历,书写个体生命特有体悟的过程中,她始终将“真实性”作为其小说创作的主要原则,不同于我国古代写实传统中强调的“实录”,也不同于“五四”以来政治性观念映射下对生活的客观反映,王安忆崇尚的客观真实更具有西方现实主义所倡导的认识论上的意味。

  (节选自皮进《王安忆小说创作观念中的“线.下列对文本相关联的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对昏睡中杂乱的印象的描写,渲染了朦胧隐约的氛围,表现生病中的孩子虚弱单薄的形。

  B.祖母用捂被子发汗退热的老办法,使孩子的体温不降反升,写出了年老的祖母思想的落后。

  C.母亲和祖母二人因孩子生病争吵,又因孩子的童真和解,细节中体现家人之间的爱与关怀。

  D.小兄弟在哥哥生病时像有了感应,并不纠缠,“兀自睡熟”,充分表现小兄弟的乖巧懂事。

  A.小说人物没有有个性的姓名,只有他这小人儿等代称,使其生命体验具有了概括意义。

  B. 小说从寻常百姓家的小危机写起,语气平和温厚,主要以白描手法,凸显平常人家的生活气息。

  C. 小说景物描写推动情节的发展,如“风习习拂过身上”,推动情节发展,暗示孩子的病情好转。

  D. 小说影像化的叙事风格,对光线格外偏爱,如“灯光里的几只青虫瞎撞着飞行”,让小说有画面感。

  9. 文本二指出,王安忆的小说始终将“真实性”作为小说创作的主要原则。谈谈文本一是如何体现小说创作线分)

  8.①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回忆故事,冷静、客观地记述了童年的一次感冒危机,便于读者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②按时间顺序围绕发烧前后展开情节,脉络清晰,结构紧密相连,注重对原生态生活的摹写。③叙述与环境描写相结合。本文在叙事时选取“微风、青虫、蚊香”等多种物象,注重景物的细节描绘,富有画面感。(6分。每条2分,言之成理即可)

  9.①取材于现实,贴近读者生活。本文取材于日常生活中都会存在的孩子发烧生病的小事件,

  贴近真实的生活,容易使读者产生共鸣。②人物形象立体,给读者以真实感。通过符合人物身份、性格、气质的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真实。③主题映照现实,易引发读者共鸣。通过描写面对“感冒发烧”事件反映出来的家庭凝聚力,映照了现实中危机面前家庭的温馨和谐,凸显人性美。④场景描写细腻逼真,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如文中对蚊香烟的描写极富画面感。(6分。每条2分,任答三点意思对即可,言之成理即可)

  说实话,我比较讨厌李响。我这些天很忙,正忙一件大事。我越忙,他越来添乱。

  他这么大岁数了,冷不丁就会出现在我的办公室,还一直蹦来跳去的。他耳不聋眼不花,就是嘴笨,说话磨磨唧唧的。我就讨厌他这一点,有话就说,说完就走不好吗?还有,我还怕他蹦来跳去摔坏了,我可没时间送他去医院。李直也没时间。李直比我更讨厌他。

  于是我想赶他走。我泡上了一杯茶,给他端过去。我把茶水送到了他的嘴边,喝点吧,喝完了,哪里来就回哪里去吧,我明天还出门呢!

  李响就把一杯茶喝光了。我看到那杯茶透亮亮地流到了李响的体内,他的身体就不飘了,也不蹦不跳了,稳稳当当地站在了那里。

  我知道,茶水冲掉了这些年堵在他喉咙里的东西,他的声道开始通畅了。我拿出一个宜兴紫砂陶壶,又拿出一罐好茶给他:“你可以走了!”他把东西拨拉到一边去,清清爽爽地说:“我不是来要东西的,我想跟你出门,去南泥湾——”

  我吃了一惊。他怎么会知道我要去南泥湾?我赶紧去扶他,我怕他说胡话犯病啥的。我把座椅搬了出来,放到他的底下。他却不坐,腰板挺直了盯着我:“李游,你说到底带我去不?”

  “快别说你打仗的事了,你当年是偷着跑出去的,瞒着父母,连新婚10天的媳妇都瞒着。知道李直为什么讨厌你吗?就是讨厌你偷着跑了。”

  “打了,不过,也算没……没打。”李响这回坐下了,我看到他的眼神有些黯淡,“我跟队伍走的第三天,就在石家庄附近的陈庄和鬼子打了一仗,还没冲锋,我的腿就中了一枪。后来腿瘸了,我就当了炊事员。”

  “后来我还参加了百团大战,后来就跟着部队去了晋西北,再后来……就去了延安。”李响的眼神突然有了光芒,“我是一瘸一拐地跟着部队来到延安来到毛主席身边的。那时候,我和战友们都觉得这回有仗要打了,我们得保卫延安啊!可是……可是毛主席却让我们去南泥湾种地。”

  “你是说,你去南泥湾开过荒?”我觉得李响顺畅的话有点离谱,“怎么这些年也没听你说过呢?”

  “这有什么好炫耀的,我在老家又不是没种过地!”李响摆了摆手,“再说了,你和李直哪里关心过我啊?”

  李响说得对,李直和我确实不大关心他。他从18岁就扔下媳妇跑了,李直出生的时候都不知道他爹是谁。李直他们娘俩在动乱的时光里自己熬过来就不错了,哪里还关心他?

  “你们不关心我,可我惦记你们!”李响叹了口气,“原来我想打完鬼子就回来,后来我又想等南泥湾的地种好了再回来。可南泥湾很难缠啊……”

  “别……别瞎说,我李响不是那种人。那时候的南泥湾,天寒地冻,荒无人烟。部队开拔到这里,没吃没穿没住的。我当炊事员还不知道吗?红米饭南瓜汤,那是后来才有的,挖野菜也当粮,大冬天往哪里去挖野菜?反正,炊事班里也没饭可做,我就拿做饭的铁铲,穿着单衣,跟大家去开荒了……”

  我不说话了。听李直讲过,他两岁的时候,县上的干部送李响的包裹回来时,确实带着一把铁铲,不过铲子剩了个破片片。

  我凑近李响,把他抱住了。他的身体很轻,我知道我抱住的不单是李响,还有李响的故事。

  李响跟着我来到了南泥湾,却蒙圈了。他找不到开过荒的地方了。他不吹了,只能由我给他当向导。我开着导航,带他去了三五九旅旅部旧址、南泥湾垦区政府旧址,带他去了党徽广场,还带他去了南泥湾风景区,参观了南泥湾特有的民宿……

  我知道,我应该办我的大事了。我走进窑洞,一群人早已等在那里了。那是南泥湾开发区的领导。我从电脑包里拿出了一份签好字的合同。我说:“这是我们公司引进的石墨烯技术,现在我无偿地献给南泥湾,用上这样一种材料,窑洞加热快,也非常环保。再有,我的集团公司,捐献一批白洋淀环保充电车,方便旅游,第一批已经在路上了……”

  我知道李响去了哪里。我急匆匆来到了九龙泉烈士纪念碑前,果然看到李响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确切地说,是他的名字嵌在了纪念碑里。我听到了导游的讲解:

  李响,河北雄安人,曾经创造一天开荒4.23亩的记录,他用铁铲和镢头连续开荒一个月,最后累死在了地里,那年他只有十八岁……

  1941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在旅长王震的率领下在南泥湾开展了著名的大生产运动。6.下列对文本相关联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提到“正忙一件大事”,这既是李游讨厌李响的说辞,又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眼神有些黯淡”“眼神突然有了光芒”等神情的变化,形象写出李响对革命斗争的自豪和热情。

  C.从一线战士到炊事员再到开荒者,身份的变化,既丰富了李响的经历,又使小说主题更加多元化。

  D.导游对李响故事的讲解,让读者更客观真实地了解了爷爷的伟大,丰富人物形象,增强感染力。

  A.李响回忆南泥湾开荒的情形,表现出生产运动的艰苦,反映了当时革命形势的严峻。

  B.“拿起做饭的铁铲”“穿着单衣”等细节,以点带面,展现了战士们坚韧顽强的品质。

  C.李响南泥湾开荒的经历,集中体现了南泥湾精神,也促使后文中李游的态度发生变化。

  D.南泥湾垦荒的情节,是李游与李响故事的纽带,也是下文“我不能弄丢李响”的原因。

  8.小说前后分别使用“李响”和“爷爷”两个不同的称呼,其中蕴涵着“我”怎样的情感态度?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9.本文荣获“南泥湾杯”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请结合文本从构思和主题两方面分析小说获奖原因。(6分)

  8.①采用李响称呼,使其成为观察与描写的对象,蕴含“我”客观冷静的态度;②使用爷爷称谓,拉近距离,增强亲近感,既是对爷爷的怀念,也是对老一代革命者的崇敬;③称呼的转换,蕴含着“我”由不关心到仰慕的情感变化。(6分。每条2分)

  9.构思:①小说采用幻想与现实相交融的手法,讲述李响的故事,给读者带来新奇的阅读体验;②小说采用双线结构,将李响的故事和李游的故事交织在一起,使小说结构精巧,叙事集中。

  主题:①塑造李响等老一代革命者形象,歌颂了他们献身革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②赞美了新一代青年传承革命精神、无私奉献的社会担当。(6 分。每条2分,任答三条即可)

  “钟离昧将军,我现在对你说出真话罢。”亭长镇静地说着。“我自己并不是什么亭长。我只是这儿的一位读书人。我今天来本是没有怀好意的……”

  “但你也不要误会,”亭长忙慰解着,“我也不是汉王的奸细。你要晓得,现今的老百姓对于项王,哪一位还怀着有好意呢?是他自己把民心失掉了……项王就是因为成功的暴速,他自己生了一个幻觉,他自己以为是他一个人的拔山盖世的力气,把秦人歼灭了的。秦人的颠覆了之后,他的行动就完全不同了……所以这两年来我们老百姓对他,就和从前对于秦始皇是一样!我们虽不是汉王的奸细,也能说都是汉王的奸细。我对你说出真话罢,我今天来,本是想把他诱到江心去,我到江心再把船弄翻,然后和他两人同归于尽。我也是死了心来的呢,我现在这样说出真话,你就要杀我,我也是不怕的。”

  “不过呢,”他又接着说起来,“据我今天的经验,我看项王依然是一个好人。我后来也把对于他的态度改变了,真的想把他送到江东去。不料他却起了那样的短见。他的短处是在太年轻,而且———恕我不客气罢———是有点‘不学无术’……我看他的才器最好是做一员大将,他不该生出了野心要来做天下的统治者。以后他所闹出的乱子,说来有点伤心,实在伤了我们中国的不少的元气……人民的死亡在百年之内或者还可以复原,但学术上的损失,就再隔一千年怕也不能复原罢。秦始皇烧的书是烧的天下的私书,楚霸王却把秦人存下的公书也一把火而焚了。秦宫三月火不灭,你是晓得的,你想,那里面是烧了多少的史书呢?”……

  “钟离昧将军,但今天的项王对于你和这马的态度,我真是受了感动啦。一个人临到生死关头,能够顾朋友而不顾自己实在是很少的。我们听说汉王刘邦在逃难的时候,连他自己的儿女都要推下车去。项王在这一些地方却比刘邦更有仁者之心了。他这种心肠假使能够推广,他是决不会有今天这样的下场的。但他始终不悟,他偏以为是天老爷要亡他,哪晓得是他自己做错了,怎么怪得天呢?只顾自己的权势,不管老百姓死活的人,是走着自杀的路。项王是一个很好的教训啦。”

  “项王!项王!”钟离昧向着天,流着眼泪叫着,“是我们误了你,是我们这些不学无术的武人误了你。我们误了天下的人,我们误了中国。中国的元气在千百年后都不能复原,这不是天大的罪恶吗?我们是比秦始皇还要该死。项王,你请等着我。”

  “钟离昧将军,你不要也寻短见。”亭长劝着他,“一个人最怕是不觉悟,觉悟了是有办法补救的。你是武人,我是文人,但我们做人的标准却只有一个。我们要抛弃了自己去利益他人,利益了他人也就成全了自己。你现在要自杀,已经做到了抛弃自己的工夫,但于人是没有益处的。我们随时抱着必死的心去做着利人救世的事,不是很好的做人的路吗?……我的家离这儿不远,我所以把船摇回了来,是想把你引到我家里去养伤,养好之后好让你再去尽你做人的责任。现今天下的人还在水火里面,北方的匈奴尤其在跳梁,我们现在正是需要着有不怕死的精神而以济人救世为怀的武人的。你的责任还很重大,不应该做这样无责任的事……你听我说罢,项王最后的不觉悟,我看,也就在这一点。他晓得不怕死,而且晓得利用死,但他把死利用来只是把自己装饰成一个英雄。他始终都是为的他那个‘自己’……我看你不要再蹈他的覆辙罢……”

  “亭长”到这时候把他的手中的剑取了来,替他了鞘里,接着又说:“我们回去罢,汉兵已经走得很远了。”

  他说着便离开了钟离昧,先把马拉上了岸去。回头钟离昧也被背上了岸,费了莫大的力气,被扶上了马背。

  【注】短篇历史小说《楚霸王自杀》取材于《史记》项羽乌江自刎的故事,写于1936年郭沫若游历日本期间,此时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A.听到“亭长”告知其实际身份后,钟离昧“按剑”的细节描写既符合他的身份,又表明他对“亭长”产生了警惕之心。

  B.“亭长”是一个读书人,他之所以对项羽心怀怨恨想和他同归于尽,还在于项羽焚毁史书造成了巨大的学术损失。

  C.面对“亭长”对项羽失败的评价,钟离昧两次“把头垂着”,这一动作描写表明他内心也认识到民心向背的重要作用。

  D.“亭长”把项羽对待钟离昧和乌雅马的态度与刘邦对待自己的儿女的态度作对比,意在表达对项羽最终失败的惋惜。

  7.关于文中“亭长”劝诫钟离昧不要自寻短见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9.在《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乌江亭长只是凸显项羽恪守信义的一个模糊的陪衬人物,到了郭沫若笔下却变得鲜活、生动,郭沫若对这一人物形象的有意刻画、增补有什么文学效果?(6分)

  8.①表明普通百姓虽不是刘邦的奸细,但同样反对项羽,站在项羽的对立面;②项羽在推翻暴秦统治后的所作所为导致民心离散,这是导致最终失败的最终的原因;③明确民心向背是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告诫统治者要真正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6分。每点2分)

  9.①乌江亭长在小说中是一个睿智的读书人形象,通过他的话语,展示了项羽失败的真正原因,让项羽的英雄形象更丰满。②乌江亭长以启蒙者的身份对钟离昧进行劝诫和教化,其实就是作者借“亭长”之口评述时政,号召国内停止内战一致对外。③有意刻画、补充这一人物形象,丰富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使小说情节更具叙事效果和传奇色彩,引起读者阅读兴趣。(6分。每点2分)

  老宁从学员班毕业时,不仅声音倒仓【注】唱不了戏,体形也变了,膀粗腰圆大,上舞台是没戏了。老团长就让他学中阮。

  老团长说了中阮的历史,又背白居易的诗:“掩抑复凄清,非琴不是筝。还弹乐府曲,别占阮家名。古调何人识,初闻满座惊。”然后捞过一把中阮,当场弹拨了一曲《春江花月夜》。那柔和圆润富有诗意的音色、宽广的音域,立马揪住了老宁的心。老宁答应了。

  老宁不管,乐乐呵呵地弹起中阮。他看起来大大咧咧不拘小节,其实心细如发。老团长教他学中阮时,他不仅学习技法,还研究乐器的历史与特性。尤其是在弹奏曲目时,他喜欢畅想音乐创造的意境,从而使自己的演奏入情入景情景交融,给人带来无尽的美感。

  记得那一年中秋,老宁约了几个好友去仙娥湖赏月。我们看着月亮,吃着月饼,品着美酒,老宁演奏了一曲《彩云追月》。其时风轻云淡,月光如水,湖面的水波轻轻拍打着小舟,乐声超尘拔俗,仿佛把我们的魂儿都收走了。

  中阮再好,在乐队里也只是可有可无的伴奏乐器,不像二胡杨琴锣呀鼓呀不可或缺。老宁常常被老团长喊去敲小锣,成是充当舞台督导。老团长也给他排过中阮独奏《渔舟唱晚》,终是曲高和寡应者寥寥。老宁心里有点儿落寞。他就想学作曲,老牛又来了一句:

  老牛唱不了戏玩不了乐器,在办公的地方跑业务,到处签合同,红得像燃烧的煤球。他想让老宁和他一起跑业务,老宁懒得搭理他,一门心思学作曲。

  老宁懂音乐。更懂花鼓戏。他作曲的花鼓戏《雨神》在省里会演一下子就唱响了,竟然获得一等奖。老宁高兴呀,天天抱着中阮,把《雨神》的曲子弹得风生水起。他给自己打气:“老宁,继续努力,再整出几部更好的作品。”然而剧团的光景一年不如一年,别说排戏演戏,连工资都发不下来了。

  后来,老宁的同学帮忙,把他调到了博物馆。博物馆闲,老宁闲得腰痛,就找领导说他想去做田野调查,收集文物。我们那里是个穷地方,哪有什么文物?倒是流传着不少花鼓民歌。花鼓民歌真是好听呀,流莺啼鸣一般婉转。人总得干一点儿啥吧,老宁计划收集民歌。

  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老牛。老牛当罢了团长又当上文化局副局长了,他希望得到老牛的支持。老牛却来了一句:

  真开始收集了,有人就知道了民歌的价值。歌手唱民歌是高兴,张开嘴巴说唱就唱。可当老宁拿着笔记本和录音机上门收集民歌时,好多歌手却只是默默地笑,就是不开口唱。老宁再次上门时,就买份礼物,或是给份工钱,他们就咿呀咿呀唱起来了。歌儿真的好听,老宁高兴了,可他的工资就不够花了,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老宁不管不顾。唱花鼓唱民歌的多是一些老人,再不收集就失传了。老宁又把歌手请到县里,他掏钱报销路费食宿,还要给工钱。幸亏老婆开了一家小饭馆,来者有地方吃肉有地方喝酒。钱不够用,他就偶尔拉开饭馆的抽屉抽几张油乎乎的票子。偶尔得到一首好歌,他便手舞足蹈,然后抱着中阮坐在大院门口弹奏起优美的曲调。

  过了十几年吧,老宁收集的民歌资料装了大半间屋子。看到那些资料,他想,如果不整理整理印出来,真应了老牛的话,没啥用了。要是自己整理出版,可能得卖房子,或者盘出老婆的小饭馆。那时,老牛已经是文化局局长了。他又找到老牛,老牛还是那句话:

  老宁觉得有大用处呀。他四处“化缘”寻求支持,这才发现那东西真的没用——道士化缘能给人消灾祈福,和尚化缘能给人许个来生,民歌能给人带来什么?我们那里也是真穷,偶尔遇上一两个懂行的答应支持,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老宁和自己赌上了,弄不来钱就自己贷款,自己整理,掏钱请人打印,一头浓密的黑发渐渐成了荒漠沙滩。得知昔日的同学在省里当上了领导,老宁就背着那些资料找到了老同学。老同学对老宁的工作大加赞赏,便从省里寻求支持,给县领导写信提议拨款,在报纸上发文章鼓动呼吁。老宁高兴得又弹奏起了中阮。

  书终于出来了,皇皇十大卷。老宁总算完成了自己的心愿。他真是高兴呀,费心吃力地抱了一套书给老牛送去。此时老牛已经是分管文化的副县长了,老宁想让他感受一下花鼓民歌的魅力。可牛副县长坐在椅子,上动都没动,只是云淡风轻地来了一句:

  倒仓,戏曲演员在青春期发育时嗓音变低或变哑。青春期“变声”过程是专业演员职业生涯的重要时期,过渡不好嗓子就“废”了,再不能唱戏了,很多人倒仓失败后从事了其他相关的工作。6.下列对小说相关联的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老宁开始收集花鼓民歌之后,歌手们才懂得民歌的艺术价值,可见,老宁的辛苦付出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B.老宁四处“化缘”时发现民歌真的没用,“民歌能给人带来什么”不仅写出普通人的想法,也透露出老宁对自己的怀疑。

  C.小说写中阮、花鼓戏等魅力独特,传承久远,但是在新时代变革的大潮中受到了冲击,暗含着作者对人们的警示。

  D.老宁最后抱起书转身就走,表明他终于明白他和老牛追求不同,离开前的“笑”则隐含着他对老牛坚守目标的佩服。

  A.唱花鼓民歌的歌手向收集民歌的老宁“索要”报酬一事,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又起到突出主要人物老宁的作用。

  B.老牛有比较强烈的功利心,不重视“无用”的民间传统文化的价值,却一直做文化领域的相关领导,具有讽刺意味。

  C.作者在讲述老宁达成心愿的故事时,不断设置困难,这种尽量拉开故事到达终点距离的技巧,正是小说成功的重要手段。

  D.小说中多次出现“我们”,能够准确的看出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有限视角,叙述故事真实自然,自始至终叙述“我们”的所见所闻。

  8.“你弄那个东西有啥用!”这句话在小说中反复出现,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作用。(6分)

  9.作者为什么以“中阮老宁”为小说标题?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6分)

  8.(6分)表现老牛的功利思想,与老宁对看似无用实则具有艺术价值的民间传统文化的追求形成强烈的对比作;表现出老宁在追求过程中遭遇不少困难,反复出现,又突出他的坚持;四次出现,贯穿小说始终,同时呼应开头“老牛一辈子都不能理解老宁”,使小说情节更加紧凑。

  9.(6分)“老宁”点明小说主人公,贯穿小说始终;“中阮”是老宁快乐的源泉和心灵归宿;“中阮”代表着看似无用实则具有艺术价值的民间传统文化,具有象征意义;用“中阮”称呼老宁,暗示老宁坚持不懈的追求,既可表现人物特点,又能表现主题。